□记者 安伟 杨璐 刘广辉 实习生 陈俐颖 文 记者 王晓伟 图华信配资
9月19日下午,2025年南阳市药膳技能大赛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圆满闭幕。
经过激烈角逐,河南芯月里母婴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内乡县中医院、南阳归零文化村三支队伍从22支参赛队伍中
脱颖而出。
他们凭借精湛的实操技艺与扎实的理论功底共同荣获本次大赛最高荣誉——团体一等奖。
一道道药膳实现了“色、香、味、效”的完美结合,并始终将安全性与科学性作为核心准则,充分彰显了“仲景药膳”的特色魅力。
来,一起看看他们的独家药膳食谱。
审核专家
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南阳张仲景健康养生研究院院长刘世恩
展开剩余95%河南芯月里母婴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选手:李俊杰、李甜、任幸、包萱蓉
作品:黄精莲子焖本地黄牛肉、补气养颜花胶鸡、粤式陈皮盐焗乳鸽、仲景茯苓糕、苹果黄芪养颜饮、养心安神四物猪心汤。
黄精莲子焖本地黄牛肉
材料:
鲜牛肋肉800g、葱姜各50g、红枣30g、黄精80g、百合60g、莲子120g。
制作:
主食材加药材焖炖45分钟左右。
功效:
补气养血,强筋健骨,滋阴润燥,平衡温补。
粤式陈皮盐焗乳鸽
材料:
乳鸽150g、大姜30g、八角10g、香叶8g、陈皮180g、桂皮30g、沙姜70g、肉蔻20g。
制作:
1.将乳鸽洗净待用。
2.另将适量盐、青花椒入锅炒香,然后加入盐焗鸡粉,将其均匀地涂抹在乳鸽内外,腌制两个半小时。
3.将陈皮、桂皮、沙姜、肉蔻等用开水浸泡2分钟后滤干,装袋制成香料包,放入高汤桶中。
4.下入腌好的乳鸽卤11分钟,关火泡35分钟。
功效:
滋补气血,理气健脾,解腻促消化。
养心安神四物猪心汤
材料:
猪心400g、淮山药200g、茯苓50g、莲子150g、芡实50g。
制作:
主食材和药材处理干净,加清水炖1.5小时左右。
功效:
健脾益胃,养心安神,益肾固精。
仲景茯苓糕
材料:
糯米粉60g、莲子20g、大米120g、茯苓40g、山药20g。
制作:
大米120g淘洗干净后,加入120g水冷藏浸泡一晚。
取茯苓、去芯莲子、山药按重量1∶1∶1的比例打成粉备用。
大米泡好后连水带米一起打成米浆。
米浆中加入30g白砂糖,打好的粉取55g,再加入糯米粉70g,混合均匀,用双手把大块的颗粒搓开。
拌匀的糕粉过筛,然后装入模具中,不要压。把面整平后用刀划出块。
上面再盖一层纱布防水汽聚集,上锅蒸30分钟即可。
功效:
健脾祛湿,益气补肾。
方解:
茯苓糕是清廷皇室御用糕点,具有健脾渗湿、益气补肾、宁心安神的功效。
适用人群:
除婴幼儿外的所有人。不能代替药品。
苹果黄芪养颜茶饮
材料:
苹果片20g、枣片6g、蜂蜜20g、枸杞4g、麦冬4g、黄芪2g。
制作:
所有食材,药材加山泉水蒸炖均可(时间1.5—2小时)。
功效:
生津润燥,滋养肌肤,补气固表,改善气色。
补气养颜花胶鸡
材料:
竹丝鸡700g、深海鳕鱼花胶300g、红枣10g、花旗参15g、党参20g、枸杞15g、虫草花10g。
制作:
主食材加药材慢炖至汤浓味鲜即可。
功效:
补气养血,改善气色,滋阴润燥,健脾固肾,养颜护肤。
内乡县中医院
参赛选手:张彦、王黎、王丛笑、朱笋。
作品名称:清肺三君子、金玉九转饮、清暑白玉盘、长寿玉丝卷。
清肺三君子
材料:
西芹150g、黑木耳10g、百合100g、茯苓3g
制作:
预处理:①黑木耳冷水发透,焯水30秒去杂质。②西芹切段,沸水烫10秒速冷。③百合用淡盐水浸泡5分钟,沥干备用。
快炒:热锅凉油→小火爆香蒜末→下西芹、木耳大火翻炒1分钟→加入百合,快速翻炒30秒→点盐调味→淋少许茯苓粉勾薄芡→出锅装盘,保持脆爽与活性。
功效:
润肺止咳,润肠通便,健脾宁心,降脂。
方解:
百合:甘寒润肺养心,滋阴清燥。
茯苓:甘淡渗湿健脾,导湿下行,助百合“润而不滞”。二者相伍,共奏润燥止咳、健脾宁心之功。
适用人群:
秋季口干咽燥、干咳少痰者;高血压、高血脂及动脉硬化人群;久坐少动、便秘腹满之办公室族;熬夜心烦、入睡困难的“秋乏”综合征。
注意事项:
黑木耳务必现泡现吃,泡发≤4小时,避免米酵菌酸风险。西芹中含少量光敏物质,服用后避免长时间暴晒。本品偏凉,脾胃虚寒易泻者,可增姜蒜量或佐胡椒粉以温中。对菊科、芹菜科过敏者禁用。
消暑白玉盘
材料:
莴笋250g、白芝麻5g、枸杞10g、薄荷10g。
制作:
①莴笋去皮切细丝华信配资,冰水中浸泡5分钟增脆。②调味汁先混匀,使完全溶解。③将泡好的枸杞、薄荷、莴笋沥干放入大碗。④淋入味汁,撒上炒香的芝麻,拌匀即可。⑤现做现吃,放置≤2小时,保持薄荷清香与莴笋脆嫩。
功效:
清热消暑,开窍散郁,健脾润肠,滋阴益精,抗疲劳。
适用人群:
暑热伤津者;长期处于空调房,头昏乏力者;三高、控制体重人群;老年便秘与抗氧化需求。
注意事项:莴笋性凉,脾胃虚寒、久泻者少食;可加2片姜或1滴姜汁以制凉。薄荷含挥发油,表虚自汗者慎用。现拌现吃。
冬日暖阳
材料:
羊肉500g、黄酒30ml、当归6g、生姜15g、党参10g、陈皮5g。
制作:
①羊肉冷水下锅,加姜片、黄酒,焯水去血沫,捞出洗净。
②党参、当归快速冲洗,清水浸泡30分钟。
③砂锅注水,放入羊肉、党参、当归、姜片,大火煮沸后撇净浮沫。
④加黄酒,改小火慢炖1.5—2小时,至肉质软烂;出锅前15—20分钟放入陈皮。
⑤出锅前10分钟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功效:
温中补虚,气血双补,理气开胃,调经止痛,御寒强身。
适用人群:
血虚内寒:面色萎黄、唇甲淡白、四肢不温、腹中隐痛喜按;阳虚畏冷:冬季手足冰冷、腰膝酸软、夜尿频;
慢性疲劳:长期熬夜、脑力过劳、免疫力低下、易感冒;痛经虚寒型:经行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量少、色淡。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及感冒发热者慎用;消化力弱、高血脂、胆囊炎患者去浮油、减量食用;每周不超过2次,连续2—3周即停,或隔周再用,防温补生热。
云中山月
材料:
桂花2g、蜂蜜10g、山药200g、莲子40g。
制作:
山药切段、莲子去芯,同笼蒸熟(约20分钟),分别压成细腻泥状。
包制成型:轻轻压入模具,脱模即得,淋入蜂蜜。
成品:常温放置10分钟表面自然收干。
功效:
健脾养胃,益肾固精,润燥安神,芳香开胃。
适用人群:
脾虚便溏:食欲差、餐后腹胀、大便不成形;
心肾不交:失眠多梦、腰酸耳鸣、心悸健忘;
老少养生:儿童厌食、老人便秘、产后血虚;
控重人群:低油低糖代餐,饱腹不升糖过快。
注意事项:
莲子去芯,防苦寒伤胃,便秘者酌减莲子量。糖尿病患者可将蜂蜜减量。对山药黏液过敏者,操作时应戴手套。
金玉九转饮
材料:
郦邑10g、黄精18g、贡菊6g、陈皮6g。
制作:
黄精入锅,加水,大火煮沸后小火1.5—2小时;陈皮煮5—20分钟。熄火后凉至90℃投入菊花。温热代茶,当日饮完。
功效:
升清降浊,疏肝解郁,润燥生津,清肝明目,理气健脾,抗氧化、护血管。
适用人群:
春困族:晨起头昏、午后乏力、工作效率低。
熬夜电脑族:眼干眼红、视疲劳、头晕。
情绪波动:易焦躁、胁痛、叹息、眠浅梦多。
老少养生:春季外感风热初起,咽干咳嗽。
中老年高脂血症:属肝肾阴虚型,见口干、眩晕、便干。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易腹泻、怕冷)者慎用,或加干姜以制寒凉。当日现泡现饮,勿隔夜。
长寿玉丝卷
材料:鸡蛋150g、红薯粉条80g、面粉300g、马齿苋150g、荆芥50g。
制作:
①水和面制成薄片。
②馅料拌匀:马齿苋、荆芥、鸡蛋碎、粉条段加调味料。
③包制:皮与馅进行卷制。
④蒸:上锅蒸15—20分钟。
功效:
清热祛湿、散血消肿、开胃通便、辅控血糖。
适用人群:
春暑交蒸:口渴、汗多、尿黄、皮肤湿疹。
电脑族:熬夜眼红、牙龈肿痛、痤疮反复。
高糖高脂者:辅助控糖、降脂、减重代餐。
老人小儿:积滞便秘、夏季食欲不振。
注意事项:
马齿苋酸寒滑利,孕妇、脾胃虚寒(易腹泻、怕冷)者少食。
荆芥辛温,表虚自汗、阴虚头痛者酌减。
南阳归零文化村
参赛选手:刘永坤、周子强、郝娟、张春姝。
作品名称:紫苏小炒肉、杏仁拌桑叶、黄精黑豆排骨汤、五黑卷、元气奶茶、藏红花煎鱼。
紫苏小炒肉
材料:
猪肉200g、紫苏100g。
制作:
处理猪肉:猪里脊肉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加料酒(去腥)、生抽5毫升(提前入味)、淀粉(锁住水分,让肉质更嫩),抓匀后腌制10分钟;若用五花肉,需先将肉片放入无油锅中煸出油脂,盛出备用(减少油腻感)。
炒香辅料:热锅冷油,油热后放入姜丝、蒜片、小米辣圈(可选),小火煸炒出香味,避免炒糊。
翻炒肉片:转中火,放入腌制好的里脊肉片,快速翻炒至肉片变色(1—2分钟,避免久炒导致肉质变老);若用五花肉,直接倒入煸好的肉片翻炒。
加入紫苏:放入紫苏叶和青椒丝(可选),继续大火翻炒30秒—1分钟,直至紫苏叶变软、释放出独特香气,青椒丝断生。
调味出锅:加5ml生抽、盐,快速翻炒均匀(约10秒,避免调料残留),最后撒上葱花,即可装盘。
功效:
补充营养:猪肉提供优质蛋白质、铁(尤其瘦肉,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B族维生素;紫苏叶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及挥发油(如紫苏醛),可丰富膳食营养,助力维持身体基础生理功能。
增进食欲:紫苏的独特香气能刺激味蕾,搭配猪肉的鲜香,可改善食欲不振,尤其适合夏季或胃口不佳时食用。
适用人群:
食欲不佳者,如夏季暑热导致胃口差、或因轻微消化不良不想进食的人,紫苏的香气能刺激食欲,帮助改善进食状态;需补充蛋白质与铁质的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配合整体饮食。
注意事项:
炒紫苏时火候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猪里脊肉片腌制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五花肉需提前煸出油脂,避免菜品过于油腻。作为家常菜,建议每次食用量适中(猪肉50克/人—100克/人)。
杏仁拌桑叶
材料:
桑叶200g、甜杏仁50g、蒜5g。
制作:
食材准备:鲜嫩桑叶200克、杏仁(建议选甜杏仁,口感更温和)50克、蒜末5克、小米辣1个(可选,增味)、生抽10毫升、香醋5毫升、香油3毫升、盐2克、白糖1克。
处理食材:桑叶洗净,放入沸水中焯烫1—2分钟,捞出后立即过冷水降温,挤干水分备用;杏仁可提前用温水浸泡30分钟,剥去外皮。
调制酱汁:碗中放入蒜末、小米辣,加入生抽、香醋、盐、白糖,淋上香油拌匀。
混合拌匀:将焯好的桑叶、杏仁放入大碗中,倒入调好的酱汁,充分翻拌均匀,静置5分钟即可装盘食用。
功效:
补充营养:桑叶提供膳食纤维、维生素(如维生素C),甜杏仁提供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及钙、铁等矿物质,二者搭配可丰富膳食营养,助力维持身体基础生理功能。
辅助改善口感与消化:桑叶经焯烫后口感软嫩,杏仁口感脆爽,搭配酱汁可提升食欲;同时,杏仁中的膳食纤维与桑叶中的纤维协同,能辅助促进肠道蠕动,对轻微便秘有一定缓解作用(非治疗效果)。
清爽解腻:桑叶性寒(食用级鲜嫩桑叶药性微弱),杏仁口感温和,整体菜品清爽可口,适合搭配油腻食物食用,帮助缓解油腻感。
适用人群:
有轻微便秘困扰者:因二者均含膳食纤维,适量食用可辅助促进肠道蠕动,对饮食中因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导致的轻微便秘有一定缓解作用(需配合足量饮水)。
需要控制油腻摄入的人群:如日常饮食偏油腻、喜欢吃烧烤、油炸食品的人,食用此菜可帮助缓解油腻感,平衡膳食结构。
黄精黑豆排骨汤
材料:
猪排骨500g、黄精15g、黑豆50g、生姜10g、枸杞10g。
制作:
排骨焯水去腥:排骨洗净,切成3—4厘米段,放入冷水锅中,加料酒、2片生姜,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继续煮2分钟后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
炖煮基础食材:砂锅中加入清水,放入焯好的排骨、泡发的黑豆、黄精、姜片、红枣,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盖上锅盖慢炖1.5小时。
打开锅盖,放入枸杞,继续小火炖10分钟,让枸杞的清甜融入汤中。加盐搅拌均匀后关火,撒上葱段,即可盛出食用。
功效:
滋补肝肾:黄精益肾、黑豆益精、枸杞补肝肾,搭配排骨的养血作用,可辅助改善肝肾亏虚导致的轻微腰膝酸软、头晕乏力,适合长期熬夜、劳累人群温和调理。
益气养血:黄精补气、红枣养血、排骨补血,三者协同可补充气血,改善因气血不足导致的面色苍白、精神不振,适合产后、病后恢复期人群补充营养。
健脾益胃:黄精健脾、黑豆归脾、红枣补中益气,汤品温和不刺激,可辅助改善脾胃虚弱导致的轻微食少、消化不良,同时为身体吸收其他营养提供基础。
适用人群:
肝肾亏虚人群:如长期熬夜、久坐办公导致腰膝酸软、头晕眼花、精神疲惫者,汤品的滋补肝肾作用可温和调理,缓解轻微不适。
气血不足人群:如产后恢复期(消化功能正常)、病后体虚、面色苍白、乏力者,可通过汤品补充气血与营养,辅助身体恢复(需在医生指导下配合整体饮食)。
脾胃虚弱人群:如日常食少、消化不良、易疲劳者,汤品温和健脾,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加重肠胃负担,适合作为日常食养选择。
健康人群日常保健:适合注重养生、希望温和滋补的人群,可作为每周1—2次的药膳,补充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避免过量食用)。
注意事项:
黄精滋腻,单次用量建议不超过15克,过量可能导致腹胀、消化不良;若脾胃功能较弱,可减少至10克。
黑豆建议提前浸泡4小时以上,确保煮至软烂。
不可替代药物:若有明确的肝肾疾病、气血亏虚(如贫血)等问题,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优先选择砂锅慢炖,能最大程度保留食材的营养与风味。
五黑卷
材料:
小麦全麦粉300g、黑芝麻50g、黑米100g、黑桑葚50g、黑豆50g、黑枸杞50g。
制作:
预处理:将黑米、黑豆提前浸泡4小时以上,蒸熟或煮至软烂,捣成泥状放凉。黑芝麻炒熟后研磨成粉。桑椹干略切碎。
和面:将黑小麦粉、黑芝麻粉、桑葚碎混合均匀。将老面倒入面粉中,再加入黑米黑豆泥,揉成一个光滑的墨黑色面团。
发酵:置于温暖处发酵至两倍大(约1小时)。
整形:取出面团充分揉搓排气,擀成大片,卷成长条状,切成均匀的剂子。
醒发:放入蒸锅,二次醒发20分钟,体积明显变大。
蒸制:冷水上锅,水开后蒸20分钟,关火焖3分钟后再揭盖。
功效:
补肾益精,乌发养颜,健脾养血。
适用人群:
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须发早白、脱发、头晕眼花、耳鸣的人群。
适用于长期熬夜、用脑过度的亚健康人群。
中老年人日常保健食用。
注意事项:
本品为食养药膳,不能替代药物治疗。脾胃虚弱、便溏腹泻者慎用或减量食用。糖尿病患者可将蜂蜜替换为代糖或酌情减少用量。对本品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元气奶茶
材料:
黄芪2g、党参2g、麦冬2g、红枣10g、红茶5g。
制作:
将党参、黄芪、红枣、生姜片放入锅中,加入400毫升清水。大火煮沸转小火慢炖20—30分钟,充分煎出药材的有效成分和甜味,直到汤汁颜色变深,水量剩一半。
用滤网将药渣彻底滤出,得到浓郁的药汁。将红茶包放入刚滤出的热药汁中,浸泡3—5分钟,泡出茶香和茶色。时间到后取出茶包。
将牛奶和红糖倒入锅中,小火加热并搅拌,直到红糖完全融化(勿煮沸)。将步骤2中混合了茶味的药汁倒入牛奶锅中,搅拌均匀,继续用小火加热至边缘冒小泡(70°C—80°C),立即关火。
功效:
此款元气奶茶以补气养阴为核心,用黄芪、党参强化补气之力,搭配红枣、麦冬平衡药性,结合牛奶提升温和度与营养,适合日常气虚人群调理,以下从多维度展开说明。
适用人群:
久坐办公室、缺乏运动、感觉疲劳乏力的亚健康人群。
气血虚弱、面色无华、手脚冰凉的女性。
病后、产后体虚需要调养的人士。
注意事项:
黄芪、党参、麦冬、红枣单次用量均为5克以内,过量可能导致腹胀、上火;脾胃功能较弱者可减少至各3克。
建议每周饮用2—3次,每次1杯即可。
若有明确疾病(如感冒发烧、胃病、糖尿病等),需在医生指导下治疗,不可通过饮用此茶饮替代药物;茶饮仅为日常食养,无治疗作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的人群,饮用前需咨询医生或中医师,避免药材与药物相互作用或影响特殊生理阶段健康。
建议趁热饮用(温热,不烫口为宜);避免空腹饮用(尤其是肠胃敏感者),建议餐后1小时饮用。
藏红花煎鱼
材料:
鲈鱼500g、藏红花2g、生姜10g、大蒜5g、柠檬片20g。
制作:
腌制鱼身:处理好的鱼用厨房纸吸干表面水分,鱼身内外均匀涂抹盐、白胡椒粉,加入料酒、姜片、葱白段、柠檬片,静置15分钟去腥入味。
煎制鱼身:热锅冷油,放入黄油(可选,融化后增香),油温烧至六成热,放入腌制好的鱼(取出姜片、葱白、柠檬片),中小火煎至一面金黄。
翻面与加辅料:轻轻翻面,继续煎另一面至金黄(2—3分钟),加入蒜末、姜片,沿锅边淋少许清水,盖上锅盖焖1分钟,让鱼肉更鲜嫩。
加入藏红花:倒入浸泡好的藏红花及汤汁,转小火煮2—3分钟,让藏红花的香气与颜色融入鱼肉和汤汁中,其间用勺子将汤汁反复浇在鱼身上,使入味更均匀。
出锅装盘:最后撒上葱绿段,关火,将鱼连同汤汁一同盛入盘中,可搭配柠檬片点缀,即可食用。
功效:
补充优质营养: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有益)、钙、磷等矿物质;藏红花含少量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可轻微补充营养。
辅助提升食欲:藏红花有独特香气,搭配鱼肉的鲜嫩,可刺激味蕾,改善食欲不振(尤其适合夏季或胃口差时);生姜、大蒜等辅料也能去腥提鲜,进一步增进进食欲望。
轻微舒缓作用:从食材属性看,藏红花传统有“解郁”的温和倾向(非药用效果),搭配鱼肉的清淡口感,可带来一定的饮食愉悦感,适合情绪轻微沉闷时食用。
适用人群:
如夏季因暑热、轻微消化不良导致胃口差的人,藏红花的香气与鱼肉的鲜嫩可刺激食欲,改善进食状态。
如体质偏瘦、术后恢复期(消化功能正常)、老年人,鱼肉中的优质蛋白易消化吸收,可辅助身体恢复(需在医生指导下配合整体饮食)。
注意事项:
藏红花单次食用量需控制在1—3克,过量食用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甚至引发中毒。
务必去除鱼的内脏、鱼鳃(含细菌与腥味),表面划刀时深度适中,避免煎制时鱼肉破碎。
若有活血、解郁等需求华信配资,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藏红花,不可通过食用此菜达到治疗效果。
发布于:河南省可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